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九江警察微博受欢迎:我要突破官本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3日10:53  中国周刊
图片为唐志冈画作《chinesefairytale 2009 260x410cm oil on canva》 图片为唐志冈画作《chinesefairytale 2009 260x410cm oil on canva》

  段郎说“官话”

  中国周刊记者 闫小青 江西九江报道

  段兴焱开着他的老款白色桑塔纳到市公安局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午饭。点好两菜一汤,服务员看着一身警服的段兴焱问:“你们要什么酒?”

  “不喝酒,谢谢。”回绝了服务员,段兴焱转过头对《中国周刊》记者说:“我平时都不喝,尤其讨厌陪领导上酒桌。”

  “不上酒桌可得罪人。”

  “酒桌上都是打官腔,我去了也是闷头吃。现实中,我永远也找不到微博上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立体警察

  “段郎说事”的微博账号是在去年年初开通的。当时,身为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的段兴焱介绍自己为“民警”。

  最初开微博时,段兴焱也有过顾虑。

  那时,虽然已经出现不少公安部门的官方微博,但是以个人身份开博的其实并不多。

  段兴焱经常会看到一些对于公安机关开微博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作秀”、“政绩工程”之类的词语有时会出现在网友的转发中,还有直接对警察这个职业的谩骂。

  这是他最担心的——警察与百姓之间缺乏沟通,最终演变为不信任。

  “警民关系比较微妙,群众对警察非议很多,让一些人越来越不敢说。所以很多官方微博没有完全摆脱花架子、空架子这些官腔的阴影,”段兴焱有些不服气,“难道让公众了解警察真的有这么难吗?”

  开个人微博,就是要试一试以公职人员身份能不能和网友交流。

  段兴焱希望能让网友看到一个丰满的、立体的警察形象。他认证了自己的职业身份,还上传了自己着警服的工作照。

  2011年1月30日,“段郎”发了自己的第一条微博。第一天,有拥有了30多个粉丝,他很高兴,觉得这就是一种肯定。

  刚开始,段郎只是写一些警讯,见闻和个人经历,影响并不大,一般只有两三条转发。

  很快,网友就发现,这个警察的微博不太一样。

  “段郎说事”被转发最多的一条微博——99年某日,一失足妇女被传唤到我所,该女央求我们派人照看一下她出租屋的5岁女儿,旁边有人劝我:别听她鬼话,兴许又是骗人博取同情心的,我说: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到她屋里一瞧,果见有一女童独自在玩一张五十元纸币,女童告诉我:叔叔,妈妈说她收的这张钱是假的,只能玩不能用。

  这条微博被转发近万次,段兴焱说,人们大概不相信有这样的警察。

  人们记忆中的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事情。2003年,成都一派出所的民警羁押了一名吸毒女,吸毒女告诉警察,自己三岁的女儿被独自反锁在家,可没人当回事。三岁的小女孩李思怡就这样饿死在家里。

  虽然最后涉事的警察被判了刑,可这个事情让警察的声誉急剧下降。

  段兴炎处理的那起案子,比“小思怡”事件要早了4年。他选择了和成都同行截然相反的动作。这个十多年前的事情,在微博发布后,也让不少人对警察另眼相看。

  如果没有微博,这个故事没有机会说给公众听。他清楚地记得,当孩子的妈妈知道自己去看她的女儿时,眼泪流了下来,一直说,“你是个好警察,我都交待,我都交待。”

  “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如果我不讲,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段兴炎说,他也很高兴,“人们也看到了我的内心。”

  这样的微博多了,段郎的粉丝迅速多了起来,现在他在新浪微博上有15万的粉丝。有粉丝称段兴焱为“警界大熊猫”,段兴焱很珍惜这样的称呼,“我不再是个冷冰冰的警察了,而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突破

  这个不再冷冰冰的警察也非常辛辣,不过,辛辣对象,可不是老百姓。

  他在微博上这样评论“爱国主义”——被誉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据说是中国人祖先出生地。然,数十万年前的原始人,连“人”的意识都没有,怎么能把他们和今天“爱国”扯在一起呢?这岂不是把自己民族文明史上溯到人类起源时期,以此来证明自己文明的连续性和生命力,太阿Q了吧?!

  不能直接说的,段兴焱就开始编段子,让粉丝们“娱乐”一下——民警:所长,抓到一个卖淫女,怎么处置?所长:依法拘留;民警:该女说他认识镇长。所长:依法警告;民警:该女说镇长跟她相好。所长:依法教育;民警:该女说镇长日后提拔她为副镇长。所长:依法……等等,设宴好生招待,不定日后她真的当上副镇长,也能给咱所里拨点款或照顾什么的。

  这些过于犀利的微博,甚至让一些网友怀疑他身份的真实性。

  “你真的是警察吗?”

  这样的问题反倒让段兴焱有点窃喜。

  段兴焱对面办公室的同事兼好友曾旭(化名)刚开始还有些为这位老朋友担心,后来他也不得不承认段兴焱是整个九江公安系统里最适合办微博的人。

  “老段的微博和官僚主义格格不入”,负责信访工作的曾旭虽然不认同所有官员都应该开微博,但是他觉得“段郎”的微博受欢迎是件好事情。

  上个月,湖南省还专门派人来向段兴焱讨教网络问政的方法,九江市公安局搞了一个座谈会,领导看来都是一件大好事儿。

  “段郎”的成名,也拓开一些限制。

  “以前来采访还要开介绍信,领导审批,要看采访提纲,”段兴焱说最开始领导担心他的尺度太大引起上面的重视,“现在你来就直接上来找我了。”

  比起网友们和单位同事的肯定,更让段兴焱欣喜的是他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很多网民发私信向段兴焱咨询、求助。甚至当有重大事件发生后,他们就发私信问“段郎”有什么看法。“他们宁愿不相信少数官方的说法,也要来听听我怎么说,这不就是信任!”

  他不但在微博上说实话,还做了些实事。

  去年4月,帮网友找到了被骗到江西做非法传销的老公;6月,在私信上劝回了一个被人殴打买枪去广西报复的网友; 11月,救出了被拐到九江某宾馆卖淫的女孩儿。

  “我就是要突破官本位,”在段兴焱看来,做些实事比说空话重要得多,“微博给了我最好的平台。”

  回到现实

  有一次,一个从加拿大留学回国的女粉丝邀请段兴焱去参加自己的生日会,就是想见一见真实生活中的段郎是不是也像网上那样博学犀利。

  说到此,段兴焱颇显得意地一笑,但又赶忙补了一句,“当然,我还是保持相当的冷静。”

  他必须冷静,他不愿意失去这个表达的阵地。

  “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微博,他想要的突破还能不能实现。”同事曾旭说。

  段兴炎曾经失去过这么一个阵地。

  由于九江市公安局局党委一直对网络问政很重视,2010年时,便让段兴焱在九江论坛上开辟了一个《段郎说警事》的栏目,专门应对网民建言献策、质疑投诉。

  段兴焱每天一下班就泡在坛子里给百姓解答问题,还破获了不少案件。很多媒体到九江去报道,《段郎说警事》一下子火了。可是九月份时,这个栏目忽然改了名字交给了别人负责。现在,段兴焱不大愿意再提这事儿,他只能祝新论坛越办越好。

  一名不愿具名的当地民警告诉《中国周刊》记者,“这是政绩,当然人人都要抢。”

  在公安系统第十八个年头,段兴焱其实谙熟其中的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他也很讲究说话的艺术,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他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说话。

  “这么多年流传下来的程序,不可能短时间内打破。政务讲话不可能和网上讲话一样,平时开会,我也是按照正常的汇报工作,听别人汇报工作。”

  有了微博之后,但他还是忍不住要调侃一下——在开会……有人在发言:“在……高度重视下……哎!对不起,我要先出去尿个尿,回来再接着重……视……

  对于官场的说话之道,段兴焱想了想,“我只能做到绝不说假话。”

  曾旭平时见到工作外的段兴焱,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己看书、拉二胡,很少出去吃饭喝酒。他算是和段兴焱平时交往比较多的同事,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谈工作、谈思想。

  曾旭也和段兴焱聊过开微博的事情,他担心段兴焱“太出风头”会被大家孤立,尤其在他说到公安系统存在的弊病时。

  “外面的世界我不会不明白,糊涂度日及阿谀奉承其实最有市场。”段兴焱说。这个老警察今年已经50岁了。

  官话背后

  曾旭形容,“段书记吃过苦,到过基层,也见过领导,所以他更加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段兴焱十岁的时候失去双亲,在二姐的抚养下长大。18岁时参军,在部队一待就是十多年,当过组织干事、宣传干事。从那个时候,他就很喜欢写杂文,部队里很多宣传稿都是找他来写。

  1994年,转业到九江市基层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民警,段兴焱一点点提拔为基层派出所所长,后又调任市局机关,先后任科技处副处长,办公室负责人,直到现在担任纪委副书记。

  “官员讲的是官话,警察说出的是痞话,这是大多数公职人员给百姓留下的印象,”段兴焱从警十七年见多了官场的假话、空话,警界的痞话、狠话,更听多了言“官”则愤、谈“警”则忿。

  在基层的时候,段兴焱带着下属出警巡逻,老百姓老远见到警察就喊,“条子来了”。“那个时候警察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土匪。”有一次没穿警服,段兴焱在路上顺手帮一个老大爷推车上坡。老大爷问“你是当老师的吧”,段兴焱回答是警察。老大爷很吃惊,“怎么可能,哪有这样的警察。”段兴焱无言以对,他想起自己一次穿着警服去执行任务,很客气地请百姓搭个手,却没有人理睬。

  “警民、官民、党群等等这些权力不对等的群体根本没办法对话,”段兴焱则十分谨慎自己手中小小的“权”。

  有的时候,段兴焱甚至会显得过度敏感。不少人说他的微博“温和亲民”,他却不大愿意听到这四个字。他觉得这四个字就有种居高临下的官员作派,“为什么我和民众打交道,还得用‘温和亲民’这四个字?活像封建的皇帝。”“我不是亲民,我就是民,”段兴焱毫不掩饰权力越高的地方,官话讲得越多,“现在很多官员出言傲慢冷漠,就是皇帝思想。”

  “一部分人手中的权力正在无限制地膨胀,”段兴焱只好到微博上“抱团取暖”,“我改变不了大局,但我可以改变自己。”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